近期,“叫车难”现象似乎席卷了整个北京,监管部门对无资质的网约车也进入了严打周期。不少市民开始不断抱怨打车难,以往叫车响应很快,如今网上叫车都要排队等候。
对于近日出现的“打车难”问题突出,有平台表示,近日收到很多用户反映由于供需失衡,北京部分地区高峰期打车成功率下降,等待时间变长。“我们深感抱歉,在此也提醒广大用户尽可能提前规划出行方式,更多通过预约或拼车出行,成功率会相对高一点。”
“叫车难”真的难
7月1日起,《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组织11个执法大队,300余名执法人员,对各类“黑车”扰序、非法运营行为开展打击,主要查处没有考取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或驾驶不是经登记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的司机。据悉,查处时间将会持续半年。
7月1日晚上,记者从外地飞回首都机场,以往都能约到顺风车出行,这次没有成功。随即记者打开滴滴APP准备叫车,发现最少的排队也要半个小时起。
“叫车难”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记者一个人身上,身边的朋友也纷纷都感受到近些天来叫车比往常要困难得多了。甚至有网友在网上展示了自己的叫车截图,上面显示,排队人数有上百人,排队时间要一个小时起。
一时间,“叫车难”似乎成为了很多经常打车出行的人之切身感受。
伴随“叫车难”而来的,是大家深深的担忧: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方便地叫到车?是否还能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叫到车?这些困扰在心中的疑惑,其实是经常叫车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依法规范网约车
一直以来,网约车的便利性和性价比相对较高是很多人选择的重要原因,出门之前约好车,既能节省出行时间,而且价格又比传统的出租车便宜,很多人看中的正是这两点。
但是近年来,随着网约车进入“后补贴时代”,网约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再加上“叫车难”情况的出现,网约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并非单纯的市场扩张。
今年,由网约车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如何既能保证安全,又能便利人们叫车,这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最近我和身边人打车的时候都有体会,遇到限号时想叫车上班,很难。”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表示,“网约车的出现有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背景,套牌出租车、黑车这些违法车辆应该被列入依法打击的范畴,但网约车也应该被依法规范和发展。”
共享经济进入2.0时代
一直以来,网约车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几年来,共享经济发展迅速,但也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共享经济应该如何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发展经济?又如何保证用户的信息和人身安全?这些都是摆在共享经济企业面前不可逃避的问题。
共享经济正在慢慢走出野蛮生长的时代。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免押金运行,已交押金用户可以退回押金;Ofo近日在App上新增新闻信息聚合功能模块“看看”,主要推介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提供的原创内容,开设了看点、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读报等频道。
可以看到,在共享经济进入2.0时代的背景之下,企业也在服务端做出更多的努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要在出现问题之前防止问题发生,那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一些。
对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一个企业、一个社会来说,同样如此。
0 条评论